阅读历史 |

10461.第10461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第10461章
老杨家各房的人,基本都集中去了小二房。
因为今天中午小二房准备了几桌酒席,用来招待老杨家宗亲。
不仅有老杨头和谭氏脚下这些儿孙,还有老杨头的那些堂侄子侄孙这些,反正能凑到一块儿称之为宗亲来吃酒席,参加勇孝的‘围头’酒的,都是老杨家没出五服的亲戚。
一旦出了五服,那就不在受邀的队伍名单中了。
不过,骆家每年清明节的酒席都是跟着老杨家来的。
为啥呢?
因为骆家这个姓氏,在长坪村,乃至十里八村都是独一份。
当年骆铁匠的爷爷带着骆铁匠的爹逃难来到长坪村,在这里落脚。
老太爷没有在当地再继续娶妻生子,只有骆铁匠的爹这么一个儿子。
骆铁匠的爹亲后,生了两儿一女。
大儿就是骆铁匠,次子是骆老二,后面投军去了的那个。
这两兄弟都没有自己真正的子嗣,并没有在长坪村这片土地上把骆家的真正血脉给发扬光大。
唯一的闺女骆大娥嫁去了周家村,生了周旺……
所以说,尽管骆铁匠收养了骆老二从外面带回来的孩子骆风棠,并且骆风棠是个了不起的风云人物,但是,从宗亲那块来说,骆家除了骆铁匠单穿给骆风棠这一支,再无其他。
但是这没有关系埃
骆风棠有出息,又娶了个同样有出息的媳妇儿杨若晴。
杨若晴所在的娘家老杨家,在长坪村那是开枝散叶,宗亲内人丁兴旺。
而骆家和老杨家又是如此亲近的关系,彼此需要,所以每年的这类节日,骆家都是跟老杨家人凑一块儿过的。
就比如今天,骆铁匠和杨若晴,骆宝宝几个带着团团圆圆,跟着老杨家人去了山里扫墓,而家中,王翠莲则是系着围裙去了小二房帮忙烧饭。
当杨若晴他们从山里回来后,杨若晴先是找了一套干净的衣裳给闺女骆宝宝。
“去换身衣裳,山里草木瘴气沾身上了,容易瘙痒。”
“娘,我天天在营地里训练,在营地附近的林子里钻来钻去,这些瘴气对我来说不算啥1
“你在营地,那是没法子哦,这会子回了家,衣裳多,你就顺手换下呗,待会娘顺手给你搓了。”
骆宝宝抬头看天。
“也行,今个日头强,指不定能赶在下昼我回营地的时候干燥呢1
“啊?今天还赶着回营地啊?在家住一宿不行吗闺女?”
“明天是牛牛围头呢,人都在你嘎公嘎婆家吃酒席,牛牛围头酒席,你这个表姐咋能缺席?”
“住一宿,好不?”
在杨若晴的一再劝留下,骆宝宝点了头。
“那行吧,就在家里住一晚,明天我回营地,给红袖姑姑,还有那些小女兵们带好吃的。”
“没问题!只要你高兴,需要带啥食材回营地,你吩咐一声,娘来准备。”
“嘿嘿,多谢娘,娘真好1
……
晌午的酒席摆在小二房,妇人和孩子们都单独开了一桌。
小二房气氛很好,不管是从杨永进曹八妹,到绣绣,脸上都挂着笑。
尤其是当打开族谱,老杨头提笔,找到杨永进他们那一支所在的那一页,将‘杨勇孝’三个字郑重添加到后面的时候,这个仪式就是正式完成了。
从此后,勇孝并不是属于无名无分的人了,他是老杨家正儿八经的子孙!      杨若晴留意到绣绣虽然抱着勇孝站在人群中,面对着来自大家伙儿的那些恭贺和祝福的话语,她脸上挂着笑客客气气礼礼貌貌得回应着、
可她眼底,还是会悄然转过一丝黯然。
这种眼神,很明显就是一个离婚单亲妈妈的眼神,看似眼中心中只有儿子,仿佛余生的所有希望和欢快都寄予在这个小小的孩子身上。
然而,这个世上有些东西,有些感情的空缺,却不是孩子能够填补的。
那是婚姻和伴侣,是陪伴和支撑。
绣绣现在没有了。
如果是从前尚未出嫁的黄花大闺女,那倒没什么。
问题是她已经经历过婚姻和所谓的爱情,并且拥有了一个孩子,那她的那些经历已经不允许她还拥有当初少女时代的心态了……
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?
放眼身边这么多人,年长的夫妻,年轻的夫妻。
为什么别的夫妻能够相处融洽,成双成对?
即便如杨永青和莫氏的那种,两人也是在一个屋檐底下和睦过日子,孕了一儿一女。
为什么只有她绣绣不行?
原因出在自己身上,自己找。
现在,她应该是找到了,可是,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,是没有能力去让时光回流了。
也没有办法抹去。
当初为了一个不是良人的男人,不惜跟父母,跟整个家族对抗。
现在看来,这完全就是一个大笑话。
可见,天底下的女孩子都不要在年轻的时候太过自负,不要以为你眼中看到的就是对的,不要以为你的父母和亲人是你追求幸福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。 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